今日见报丨河南赢了,山东没输
讽刺与幽默 2022-07-22 08:48:00


图.jpg


新时代的担当之美

河南赢了,山东没输 


文丨汪金友        图丨臧    强


山东简称“鲁”,河南简称“豫”。凤凰卫视有个访谈节目,叫做“鲁豫有约”。刚好山东和河南有一份提升黄河水质的约定,于是就也叫起了“鲁豫有约”。结果,河南赢了,山东也没输,一场新时代的担当之美,登上热搜。


豫抱黄河腰,鲁摆黄河尾。日日思君不见君,共饮黄河水。鲁人思豫,不是儿女情长,而是担心从河南流过来的黄河水,水质得不到保障。因为自从进入工业化和城市化以后,经常会有各种各样的废水和污水,排到河里。


排污的是上游,吃亏的是下游。上游松一分,下游就得紧十分。而且由于区域关系,下游左右不了上游。所以很多的下游,都“苦上游久矣”。


于是,山东的有关部门,便找到河南的同行:现在黄河水质逐年变好,知道你们做了大量工作。作为获益的下游,我们也想有所表示。您看这样好不好,咱们签个合作协议,以后只要水质上升一级,山东就给河南6000万元奖励。当然,如果水质下降一级,河南也给山东6000万元补偿。


没想到,河南竟然同意了。为此在2021年4月,双方签订了一份《黄河流域(豫鲁段)横向生态保护补偿协议》,也有人把它叫做“对赌协议”。说白了,这就是一份“保证书”。是河南给山东的“保证”,也是上游给下游的“保证”。


我觉得,山东的经办人很聪明。他们没有权力指挥和约束上游,但却想到了用“奖励”和“补偿”的技巧,来调动河南的治水积极性。水质升一级6000万元,升两级1.2亿元。这不是小数目,放到哪个单位,都能干很多的大事。


但更应该称赞的,还是河南的有关部门。按说,签下这个字,不仅具有很大的风险,而且标志着要做很多的工作。一旦达不到目标,完不成升级,既要承担经济方面的损失,又可能危及自己的官位。相反,即便不签这个协议,也不会有人抓住你不放。


而他们更在意的,是自己的担当和责任。黄河治理,沿途有责,作为主管部门,更是责无旁贷。如果做官不做事,在位不担责,那就愧对服务对象,有负党和人民。当然,河南领导之所以敢于接招,也是因为具有把这项工作做好的信心和能力。


我们不知道河南开了多少会议,做了多少工作,关停多少工厂,牺牲多少利益,只知道从河南流到山东的黄河水,仅一年之间,水质就提高了两级。


山东也“愿赌服输”,并于近日召开新闻发布会,公布了“鲁豫有约”执行结果,表示立即兑现给河南省生态补偿资金1.26亿元。


问渠哪得清如许,为有河南净水来。山东不仅消除了水污的烦恼,而且省了治水的成本和力气,所以也没有吃亏。虽然花了一点钱,效果却是事半功倍。


希望这种合作双赢的担当之美,推广到更多领域。通过“对赌约”和“军令状”的方式,担当起自己的责任,创造出美丽的佳绩。



今日头版


1b0722_PDF模板10000.png




编辑丨穆   兰

编审丨肖承森

投稿邮箱丨manhuafcyym@vip.163.com


讽刺与幽默报

二维码2.jpg

扫码关注

欢迎投稿



最新活动征集
最新入住漫画家
最新漫画作品
友情链接