漫画家谭希光:一个画画的“卖艺”小青年
讽刺与幽默 2022-05-05 09:25:00


大学主修水彩专业,毕业后成为一名媒体“搬砖人”。刚工作时,最先接触的是时评漫画的创作。为了快速适应,闲暇时我会翻阅大量国内外时评漫画作品,学习构图技巧,培养绘画风格,渐渐地为创作打开了思路。


有了头绪,新的问题接踵而来。


一开始是先在纸上画好作品,再扫描出电子稿件,最后在电脑上进行排版,所以修改起来很不方便。加之时评类漫画的属性要求时效性极强,纸上创作过程比较繁琐,工作效率低。为了提高效率,我开始使用数位板绘图,也因此打开了数码绘画的“新世界”。


1.图.jpg

冰雪奇缘


2.图.jpg

回 家


数码绘画更方便、快捷,画面更具感官冲击力。渐渐地,我发现了数码绘画越来越多的优点,画的也更加得心应手。

在这种绘画方式的“加持”下,创作时评类漫画时,我更加游刃有余。时评类漫画也成为了我日常工作中的主要方向之一。


3.图.jpg

一本正经胡说八道之一


4.图.jpg

一本正经胡说八道之二


5.图.jpg

一二三,木头人


然而,我慢慢发觉,创作时评类漫画,画技可能是次要的,更重要的是情节的展现和个人想法的表达。稍微有些美术基础的人只要勤于练习,都可以画出自己的特色。


所以,我决定跳出舒适圈,寻找新的突破口。


一次偶然的机会,创作了几幅有关我媳妇的作品。整个绘画过程让我感到格外轻松、自由。


6.图.jpg


一个iPad,一支笔,走到哪里画哪里。我的生活,成为了我创作灵感的源泉。


改编名画系列


7.图.jpg

蒙娜丽莎


8.图.jpg

戴珍珠耳环的少女


梦中画


9.1图.jpg

9.2图.jpg

9.3图.jpg

9.4图.jpg


随手勾画几笔,简单上个颜色,一幅小画就记录了一件趣事,既有纪念意义,又能练习手感。用画笔记录生活,也逐渐成为了一种习惯。在这类作品中,生活气息随处可见。


此外,我还会手绘一些科普类信息图解作品。这些作品在媒体上连载了多年,既传递了相关领域的知识,又让我对此类风格的插画作品有了一定熟悉程度。


当然,“卖艺”不忘老本行。作为一个出身于架上绘画的人,业余时间我也会进行一系列水彩作品的创作。虽然创作周期长,需要足够多的整块时间,但一旦坐在画架前,仿佛整个世界仅我一人,喜怒哀乐,只有我知。


10.1图.jpg


11.图.jpg

水牢


画我所想,画我所爱。绘画,既是我的爱好,也是我“搬砖”的利器。它,给我带来惊喜,让我有幸成为新时代卖艺青年。


平时创作的作品种类比较宽泛,涉及媒体约稿、商稿、随笔等,所以我简单梳理了生活类、创作类、水彩类三个类别的作品与大家交流分享,希望各位前辈、同行多提宝贵意见。


谭希光艺术小档


12照片.jpg


谭希光,烟台晚报专副刊编辑部副主任,插画师,山东省新闻美术家协会理事,烟台漫画家协会理事。


烟台晚报大型系列报道《海国图志》《胶东筑谱》《飞鸟集》绘图作者。作品散见于《讽刺与幽默》《中国国家地理杂志》《解放日报》《北京晚报》等多家媒体。




编辑/岳秋童
编审/肖承森
投稿邮箱:manhuafcyym@vip.163.com


讽刺与幽默报

二维码2.jpg

扫码关注

欢迎投稿



最新活动征集
最新入住漫画家
最新漫画作品
友情链接